智库观点

张大卫:在扩大开放中掌握贸易磋商主动权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19-04-11

本文转载来自2019年3月28日,中宏网刊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谈:“在扩大开放中掌握贸易磋商主动权”。

原文链接:http://www.cciee.org.cn/Detail.aspx?newsId=16419&TId=14&from=groupmessage

以下为原文内容:

据中国商务部消息,莱特希泽、姆努钦3月28-29日应邀访华,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八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刘鹤副总理也将于4月初应邀访美,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九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

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在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中,双方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围绕协议文本开展谈判,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随着莱特希泽、姆努钦如约赴京,舆论认为,这两轮谈判将成为中美化解贸易战真正的冲刺阶段,谈判走到关键时刻,往往也是最胶着和最艰难的时候,其结果仍面临诸多不确定。

那么,如何研判当前中美贸易磋商的形势、任务及其应对策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日前就相关话题接受了本网独家专访。

以下是访谈实录:

达成共赢协议符合两国人民利益

中宏网记者:中美经贸磋商正在加紧进行,但其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或需要通过更长时间化解。您对当前形势下,化"危"为"机",推进我国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有何建言?

张大卫: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以来,事实已经充分证明:"斗则两伤,和则两利"。对于两国贸易磋商、两国消费者、两国的厂商,都希望尽快达成双赢的协议。

不仅中美之间,事实上,我们也需要推进和世界主要贸易体达成双边、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在此进程中,扩大开放倒逼改革攻坚,我们面临一系列需要啃掉的"硬骨头",诸如知识产权保护、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等领域放宽准入、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等。

我们国家曾经长期是农业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尤其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假冒伪劣、山寨产品也是我们坚决要摒弃的。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改革发展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努力对接国际贸易规则和标准。这些也符合我们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政府这些年也一直在为之不懈努力。

尽管这些工作和中美贸易摩擦有关联,但绝非因为中美贸易摩擦而开展。我们正在推行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按照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下一步还将继续缩减负面清单,为国内外、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创造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

当然,规则的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没有规则的公平也不会有机会的公平。规则公平是一切公平的基础。我们现在全面深化改革,在确立"竞争中性"原则基础上,努力为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企业都能创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从这个角度看,也无需夸大中美贸易摩擦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事实上,任何谈判都是双方的妥协才能达成协议。任何不照顾另一方基本利益的贸易协定,都是不可持续的。我们也希望通过正在举行的第八轮中美贸易磋商,能够推进中美早日达成互利共赢的协议。我们也乐见中美贸易磋商取得成效。

坚持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改革方向

中宏网记者:政府报告强调,中国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您认为当前形势下如何有效有序推进世贸组织变革?

张大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历了艰苦的谈判,当时也有人担心加入世贸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冲击。事实上,中国经济社会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获得了长足发展。成就的取得,除了中国积极适应世贸组织的规则制度与要求外,中国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更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近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凭借自己的勤劳与汗水,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取得了骄人成就,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中国已成为世贸组织规则的坚定践行者、支持者和维护者。当然,随着世界经贸形势的深刻变迁,WTO的贸易规则也面临变革,中国也一直在积极参与和推进这项工作。但是,WTO究竟应该朝那个方向改?归根结底还是要朝着促进世界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的方向改。

至于什么是公平贸易,"为富不仁"肯定不是公平贸易,"欺行霸市"也肯定不是公平贸易,因为这些对多数国家和广大的市场主体而言都是不公平的。公平贸易的前提应该是更多地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繁荣。这应当成为判断是非的重要标准,中国应当在此领域有所作为。同时,也要重视和维护好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利益。因为,任何一个贸易规则如果不注重和维护好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弱势国家的基本利益,它就没有任何公平公正可言。

谈到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有两点必须着重把握:一是正视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尽管我们的贸易总额很大,经济体量也很大,但是,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均GDP排在全球七十多位。国内除了北上广深这些发达地区,还有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等,我们国家内部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脱贫攻坚的任务还很重。即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低标准脱贫任务,也应当清楚,我们的脱贫标准和国际上的标准还是有所区别的,仍有相当部分人口未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第二,对农业产业要有基本保护。事实上,各国对自己的农业都有一些保护性的措施和要求。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集约化水平不够高。我们有将近8亿人在从事农业生产。如果拿我们去和发达的农业国去比,去完全放开农产品的进口,我们会遇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因此,着力解决好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把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仍是严峻任务。

推进跨境电商贸易规则国际化

中宏网记者:当前形势下,跨境电商对于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扮演着重要角色,您怎么看待这一产业新业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张大卫:跨境电商是我国当前发展非常好的一个"新业态",因为中央政府实施了包容审慎监管的原则,这个业态目前发展非常顺利,现在全国有30多个城市开展了跨境电商试点,这项工作启动于2011年,当时,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以及海关总署,为了解决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一些紧迫课题,促进跨境电商规范发展,搞了5个试点城市。当时的形势是,一方面居民的跨境网购数量在增加,但这种网购行为极不规范,潜藏走私以及灰色清关等问题,有大量的小包裹进来后,海关无法查验,也有蚂蚁搬家式的走私活动存在。

在新形势下如何对跨境贸易进行有效监管?首先要利用好我们的一些海关特殊监管。在几年的探索中,中央政府采取了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创造了群众受惠、国家受益、企业发展的好的运营规则和监管模式。这种好的制度安排促进了新业态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它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境外优质商品的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也规范了此间的纳税、检验等环节,国家税收、消费者安全得到保障,企业从中获利。

这种新型商业模式达成规范化管理之后,也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同。目前形成的1210备货模式和9610集货模式也日渐成熟。现在的关键是推进跨境电商贸易规则和标准的国际化,从而与世界人民共享这份业态和监管制度与规则的创新成果。国际上,跨境电商也是一个热门话题。目前国外讲跨境电商主要是指B2C模式。国际市场也希望通过这个模式将产品卖给中国消费者,目前我们创新形成B2B2C的模式,尤其是在海关查验环节加大了制度创新,打造信息化平台实现了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统一和快速便利通关。同时,发挥互联网信息可追溯原理保障跨境交易安全。下一步,要在跨境电商规则和制度层面持续创新,在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要在政策层面研究如何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商在扩大我国出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支付、结汇、统计、物流等方面出口还不及进口方便,未来有待继续探索完善。国经中心也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深入研究,我们认为通过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和数字贸易的下一代国际贸易方式,我们称其为"E国际贸易",有望实现整个平台经济的新突破、新发展,发展形成世界级的电子贸易平台,实现各种不同制度与规则的深度对接,以及高效的政府监管,并成为推动世贸组织改革的重要力量。国经中心的有关研究成果已经在世贸组织和世界海关组织等多个重要国际会议上介绍了出去,也获得了积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