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要报
中原发展研究院 2017年5月10日
建设“郑汴沿黄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初步设想
【摘 要】郑州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需要多维度高端定位,多层次深度融合。郑州-开封黄河沿线,是郑州大都市的东西轴线、郑汴一体化的都市长廊,需要从生态、文化、旅游、城乡一体化、产业大格局等方面统筹谋划、系统布局、高端运作。
一、战略定位
黄河自西向东,直达黄海。在中原地带,黄河将郑州、开封两大古都、两任省会城市连在一起,是天然的都市纽带。中原地区的生态格局、文化脉络、旅游景区、城乡布局,都与黄河密不可分。郑汴沿黄地带,是历史和现实交融在一起的都市命运共同体。郑汴一体化发展中,黄河是其天然纽带。其战略意义在生态上是一河双城的连体城市,在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两大古都,在旅游上是一河万象的两串珍珠,在城乡建设上是一河两市的都市组团,在经济发展上是一河双向的倍加增长极。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大盘中,郑汴沿黄地带的发展,具有通盘定格的战略意义;在郑汴一体化的建设中,则具有锦上添花的战略意义。
然而,郑汴沿黄地带的现状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及郑汴一体化的目标要求尚有差距。突出的问题是:(1)黄河河床高出郑汴两地地面的悬河问题是引发区域性洪灾的隐患,此患不除,难以久安。(2)滩区内数十万居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是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此题不解,民生堪忧。(3)郑汴之间上千平方公里的滩区土地面积得不到充分利用,此利不兴,实为憾事。
国家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汴沿黄地带处于其轴心地位,建设的好,是独具特色、享誉世界的魅力所在;反之,则是天大的缺憾。将郑汴沿黄地带建设成近百公里长的都市绿色生态长廊、黄河景观岸线、文化荟萃圣地和都市繁荣标志,是中原地区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郑汴沿黄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建设,也是河南省、黄委会、郑州市、开封市的共同课题。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方略,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黄河综合治理方略,都是这一课题的上位战略。我们力图在这些上位战略的大格局和总原则下,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案。
二、 “四重黄河”的理念及构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原地区的命脉河。黄河具有生态、景观、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多重价值。郑汴沿黄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的建设,就是通过一系列项目运作,全面实现其叠加互生的多重价值。
首先是通过“生态黄河”的建设实现其生态价值。黄河是中原地区的第一大河,其水系绵延千里,为中原大地提供水源,润养万物,调节气候、优化中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命脉性的生态价值。是大自然赐予中原地区的宝贵资源。生态黄河的建设要着力实现以下目标:(1)悬河落地,河道顺畅,保证河道生态用水;(2)沉沙湖建设,利用沉沙湖蓄水沉沙,挖沙堆丘造林,改造滩区生态环境;(3)加固堤岸,利用景观大堤和原沿河大堤两道屏障,抵御特大洪涝灾害;(4)湿地建设,沿河道水面向外,建宽1000米的沿河湿地,形成水、鱼、鸟、树、花、草和谐共生的湿地景观;(5)建设堤内、堤岸、堤外三层防护林带,形成上百平方公里的沿黄绿色林带。
第二,通过景观大堤的建设实现其景观价值。黄河是闻名世界的大河,其壮美浑然天成,独具特色,慕名游览黄河的人不计其数。然而,现有的黄河大堤离水面很远,滩区内道路泥泞,交通不便,黄河的自然景观难以充分展现。修建黄河景观大堤,就是将黄河的自然景观与沿线的人文景观融于一体,使黄河的景观价值加倍实现。景观黄河的建设主要是:(1)紧靠黄河滩区湿地外沿建景观大堤,大堤的高度与现有黄河大堤持平,大堤底部与河道河床同深。底宽百米,堤面60米左右。大堤靠河一侧用钢筋水泥、砖石等硬体材料修筑。(2)景观大堤之上建可步行、可骑自行车、可走电瓶车的游览通道,标准可参照西安城墙。(3)沿景观大堤可修建各具特色的游览型建筑物,如观河亭、茶楼、咖啡厅、音乐厅等,供游人欣赏休息。
第三,通过特色文化小镇的建设实现其文化价值。黄河沿线是中华民族厚重文化的发祥地和沉淀地。饱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多民族融合的民族文化,民风习俗不同的区域文化,引领不同时代潮流的古都文化,各具特色的城乡文化,汇聚在沿河地区。沿河特色文化小镇的建设,旨在展现黄河文化千姿百态的文化风貌。文化黄河的建设主要是:(1)在景观大堤之外,原黄河大堤之内,根据不同主题建设各具特色的特色文化小镇。(2)各个特色文化小镇体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展现不同的文化风貌,在建筑风格、人文精神、街区布局、功能定位上各具魅力。(3)突出精品意识,展现高品味的文化内涵,不落俗套。
第四,通过堤内堤外多层次的建设,实现其促进沿黄地带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价值。黄河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递进相生的价值链,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倍加的乘数效应。这种效应,必将带来沿黄地带的经济繁荣。繁荣黄河的实现关键在于一系列产业的兴起:(1)生态产业。湿地的建设和维护,林带的建设和维护,景区的环保,必然促使相关生态产业的兴起,进而可吸纳滩区内大量居民就业。(2)旅游产业。景观带来旅游,文化提升旅游的品味,旅游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沿黄地带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3)交通产业。将原黄河大堤改造成宽100米,八车道或10车道的快捷交通干线,从郑州直达开封。此交通干线配以林带建设,绿树成荫,美观、舒适、快捷。(4)城乡建设。沿黄地带一旦成为交通干道、旅游热点、文化圣地,必然加速该地带城乡建设的速度,提升城乡建设的品味,促使其土地升值、房产升值、物业升值。(5)新兴产业。郑汴沿黄地带一旦成为都市轴线上的绿色长廊,文化创意产业,各类教育产业,科技研发产业,休闲养老产业,必将在郑汴沿黄地带乘势而起。
三、建设“开封滨河文化新区”
郑汴沿黄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是长近百公里,宽5-8公里,总面积几百平方公里的都市生态文化旅游经济长廊。这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程。为取得示范性经验,我们建议开封率先起步。
开封是八朝古都,原河南省省会。北宋时,开封作为中国的首都,已有一百多万人口,是世界性的中心城市。中国的城市,做过世界性中心城市的不多,开封就是其一。一千多年前,开封作为北宋的首都,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开封虽然有辉煌的历史、厚重的积淀,但现实优势并不明显,无法与其他大都市比城市规模、比经济总量、比企业品牌。但开封具有中原文化、北宋文化和黄河文化三位一体的独特文化优势,占据着特色文化的制高点。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北宋文化是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顶峰时期的文化,黄河文化既是母亲河形成的大中华文化,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大生态文化。通过三种文化历史和现实的交集,可展现现代中国的文化底蕴、文化内涵和文化风貌。开封如果将其特色聚焦到文化的主题上,可形成既厚重又新颖的文化之都,吸引世界的目光,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合作,形成多种形式、多重效应、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成为世界性的文化圣地。
能承载这一特色主题的地方,除了开封古城之外,还需要在开封黄河沿线打造一处集中原文化、北宋文化和黄河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新区。我们可将这一新区称为“开封滨河文化新区”。 开封滨河文化新区,最佳的位置是开封古城北面,濒临黄河的区域。经初步考察,拟设在东起刘店乡,西至水稻乡,东西长约30公里;北起黄河岸边,南至连霍高速,南北宽约6公里的区域内,面积约180平方公里。
开封滨河文化新区,具有5方面的属性:(1)作为开封与郑州的交汇处,是郑汴一体化的重要节点。(2)作为黄河滨河地带,是沿黄生态带上的生态宝地。(3)作为中原文化、北宋文华和黄河文化集中展示的区域,是特色文化主题园区的承载地。(4)作为文化创意小镇、情侣文化小镇、长者文化小镇、休闲旅游文化小镇,是四个特色小镇的所在地。(5)作为新兴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聚集地,是开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封滨河文化新区,本着生态优化、产业发展、特色镇建设和精准扶贫相结合的精神,将黄河生态价值、沿河区位优势、开封文化优势、当地资源条件、乡村产业基础整合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小区域发展系统,通过内生发展机制,实现脱贫致富、特色发展、精品成城的战略目标。建设的主体思路是:生态景区建设起步,特色小镇建设成型,特色产业发展出彩。
主要项目序列可分为以下六项:(1)沿河湿地建设,形成水鱼鸟、树花草共生的湿地景观。(2)景观长堤建设,在30公里长的沿河景观带上,建设各种风格和品味的亭阁楼台,形成壮观秀美的滨河岸线。(3)文化创意特色小镇建设,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聚集科幻、影视、绘画、雕塑、舞蹈、戏曲等方面的项目和人才,形成产业规模。(4)情侣文化特色小镇建设,以青春、恋爱、婚姻为主题,建设青春长廊、情侣公园、情侣家园,形成具有青春活力、浪漫色彩和激情洋溢的特色小镇。(5)长者智能特色小镇,以“以智养老”为主题,建设黄河项目庄园,将60岁以上长者的智慧集合成项目资源,形成以智养老的特色小镇。(6)休闲旅游文化小镇,以休闲旅游为主题,建设滨河休闲旅游庄园,形成郑汴之间有特色文化景观、特色地热资源、特色餐饮服务的休闲旅游小镇。
(供稿:中原发展研究特聘教授 张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