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点

李燕燕:世界是轮回的【系列随笔】(三)

信息来源: 暂无 作者: 暂无 发布日期: 2017-01-18

郑州大学教授、中原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 李燕燕 系列读书笔记:

世界是轮回的(三)

回顾一下我国的货币发行机制,八十年代有一句流行语,央行是第二财政部,当时的央行和财政部相当于左右口袋。财政部发行国债,允许商业银行购买国债,抵押给央行,央行得到债券,把货币给了商行。基于发展是硬道理,财政部发国债的冲动处于软约束状态,1988年发生抢购风,当年老百姓推着塞满了糖、盐、酱油、醋的小木车的情形仍历历在目。在当时的宏观经济运行条件下,以国债作为发行货币的锚,带来的直接困境就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经济乱象。

到了1994年,货币发行就不在锚住国债了,经过十余年的经济起飞,动力十足且贡献巨大的外贸出口这驾马车,为货币发行找到了很好的支撑。1994年进行了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出口创汇强制性结售汇制,中国的货币发行机制从此与美元挂钩。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破产,虽然美国放弃了兑换黄金承诺,但并没有动摇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仍然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恰逢美国经济90年代持续的增长,突破了原有的经济周期的限制,进入所谓的“新经济时代”。而俄罗斯发生金融危机,欧洲和日本经济疲软,使中国真正迎来了实实在在且十分难得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加入WTO,盯住美元,锚定美国市场参与全球化,充分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红利,促使外汇储备暴增,升值压力加大,境外套利资金大举进入。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国借助“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中国对外货币互换、海外信贷以及人民币结算使用率快速上升,2013年人民币超越欧元成为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以人民币结算的对外贸易从2010年的0%增加到2015年的26% 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SDR

经济向好时,普遍推高了对市场的估值和预期,资产赚的就是预期收入,必然会推高资产价格,超过即期的实体盈利水平,此时的房地产吸引大量资金,虽创造大量附属产业,却没有传导到最终生活消费必需品上,似乎呈现出经济高涨而无通胀。我们的外汇储备家底充裕,央行可以自如地使用准备金、短期票据等对冲手段来应对货币供应量猛增和房价上涨等问题。

然而,当趋势逆转时,出口下降,美元加息,储备资本外流,而国内由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派生出来的M2惯性增长,使之对应的庞大的货币供应量日益与不断减少的外汇占款余额之间形成巨大的差距,促使人民币存在内在的贬值压力;这些创新出来的货币,虽弥补了因储备下降产生的外汇占款缺口,但毕竟不是实体经济实现的外贸顺差带来的,必然走向脱实向虚,加剧催生泡沫。单纯的实体创造出来的收益已无法应对,已无法容纳这么多因未来估值转向而积累起来的货币数量。

因此,无论是一带一路用空间换时间,还是降低一篮子货币中美元权重,还是是否需要重新考虑加了约束条件的国债,总之,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发行机制需要增加更多的内生主导性因素,稀释美元信用的波动影响。

李燕燕写于2017113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