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智库成果】村庄异质性视角下的河南省乡村振兴道路探索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18-01-19

【摘 要】不同类型的农村虽然拥有一些共同特征,但由于区位和地形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农村在农业生产经营、宅基地状况、家庭成员及教育状况、人口流动及务工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进城意愿等方面的差异明显。传统平原农区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多以种粮为主,土地流转率较高,宅基地相对宽松,务工多以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占重要地位,农民进城意愿不高。紧邻城镇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一般,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土地流转率不高,宅基地比较紧张,务工的行业分布更多偏向商业和生活服务业,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更高,农民进城意愿较低。丘陵地带的资源枯竭型农村如煤矿塌陷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几乎没有土地流转,宅基地紧张,修复生态是其主要任务。因此,应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农村,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但前提是充分了解乡村,各地乡村由于地形地貌、区位交通、环境等的差异必然导致其资源禀赋、人口、作物种类、风俗习惯等的不同,不同类型的村庄会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因此,只有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类整理分析,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以更好的实现乡村振兴。在此背景下,2017年10月,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分别对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城关镇周庄村、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张庄村和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胡堂乡秦庙村进行了入户调研。从地形和区位特征看,周庄村和秦庙村地处平原地区,其中周庄村紧邻社旗县城,而秦庙村则属于典型的传统平原农区,距离县城较远且周边没有任何工业;张庄村地处丘陵地带,属于煤矿塌陷区。

二、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特征

(一)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首先,在人均耕地面积方面,周庄村、张庄村和秦庙村分别为0.42亩、0.38亩和0.95亩,均低于河南省和全国人均耕地面积。在历经多年的人口变动后,周庄村和秦庙村的户均实际经营耕地面积差异较大,其中前者多的可达5亩,少的不足1亩,而后者多的可达26亩,少的仅有1-2亩。张庄村由于2012年进行了土地调整,户均经营耕地面积差异较小,3亩以下的占68.07%,6亩以下的占79.41%。周庄村紧邻县城,城市的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公共服务机构等占用了较多耕地,故户均经营耕地面积较少;而秦庙村则远离县城,且周边无任何工业,所以耕地稍多。张庄村的情况有些特殊,其位于丘陵地带,本身耕地较少且较为贫瘠,再加之所处的石龙区因煤而兴,在土地不断调整的前提下,户均耕地面积差异较小。三个村的共同特征是农户的土地分布极为分散,一户的耕地通常分为6—7块甚至更多。

其次,在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方面。周庄村由于紧邻县城方便销售,故农民以种植蔬菜为主。秦庙村由于远离县城,故以种植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为主。张庄村所在地为煤矿塌陷区,土地贫瘠,前几年煤矿限产后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该村大部分土地种上了杨树,但由于后期管理跟不上,目前枯死者较多。

第三,从土地流转情况看。三个村的土地流转情况有所不同,周庄村由于人均耕地太小且极为分散,加之村内道路状况较差,愿意租出土地的农户较多,而愿意租入者较少。相比周庄村,秦庙村的土地流转更为普遍,因为种粮的机械化程度高,耗费的劳动力少且粮食不愁销售。但该村的土地流转也大多发生在亲戚邻居或者朋友之间,几乎没有正式的流转合同。张庄村基本没有土地流转。

第四,从农业收入情况看,周庄村农民的农业收入主要是来自种植蔬菜的收入,秦庙村则主要来自粮食的收入,张庄村几乎没有农业收入。与种植粮食相比,蔬菜的收入更高些,周庄村每亩蔬菜的纯收入大致在3882元,而秦庙村每亩粮食作物收入1352.8元。

(二)宅基地和房屋结构

从宅基地和房屋结构看,三个村各有特色。周庄村由于紧邻县城,村内土地稀缺,多数农户只有一块宅基地,面积(包括房屋占地和院落)大致在2—5分地,多数宅基地的取得方式是继承;房屋结构多为二层楼房,面积大小不等,100—200平方米居多。

张庄村地处丘陵地带,又是煤矿塌陷区,适于建房的土地极为有限,绝大部分村民只有一块宅基地,面积多为2—5分。该村的房屋多为瓦房或者平房,楼房极少,且多为20世纪80—90年代建的老房子,该村的房屋面积多为100—200平方米。由于远离县城,土地较为宽松,秦庙村村民有两块宅基地的较为普遍。该村的宅基地面积多为2—5分,从房屋结构看,该村年轻一代的房子以楼房为主(二层或者三层),老人则以瓦房或者平房为主,多是20世纪80—90年代所建,房屋面积多为100—200平方米。对于宅基地是否出售的问题,三个村的情况基本一致,村民普遍不愿意出售自家的宅基地,即使宅基地闲置也不愿出售。

(三)家庭构成与村民教育状况

三个村的家庭构成有所差异,由于受宅基地的限制,周庄村和张庄村的子女成家后往往与父母一起居住(在外工作者除外),所以这两个村呈现出大家庭结构,一般祖孙三代住在一个院子里(甚至四代)。秦庙村宅基地不紧张,子女成家后往往与父母分开居住,故大家庭较少,家庭结构呈现出两种情况,年轻人一般每户3—5人(取决于子女数量),老人一般由老两口组成或者一方去世,一方独自居住。

从教育状况看,三个村情况大体一致,60岁以上以文盲或小学学历为主,占74.54%,大专大学学历者为0。30—60岁以初中学历为主,占45.16%,但文盲和小学学历依然占36.78%,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占12.48%,但明显高于60岁以上5.33%。18—30岁以下也以初中学历为主,占41.48%,文盲和小学学历的比例明显下降,占9.41%,高中或者中专学历者,大专、大学及以上学历者与上述两个年龄段的人群相比明显增多,分别占18.14%和30.97%。

(四)人口流动与务工情况

外出务工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进厂打工,这部分人群多数在30岁以下,初中毕业后进厂打工,务工地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第二,从事建筑业,该群体以30—50岁的人群为主。主要分布地域为郑州周边、省内其他地级市、县城以及京津冀地区。第三,从事商业和生活服务业,如保安、保洁、超市和饭店的工作人员、环卫、保姆等工种。该群体以女性和50—60岁的男性为主,地域分布基本集中在省内,尤其是县城、乡镇。

外出务工者的分布地域与家乡所在地域关系较为密切,以在郑州的务工者占比为例,周庄村、张庄村和秦庙村的占比分别为6.18%、8.63%和14.84%,三者据郑州的距离则依次递减,即离郑州越近,务工者占比越大。与周庄村和张庄村相比,秦庙村据长三角更近,因此在长三角务工者的占比为13.47%,明显高出周庄村的3.82%和张庄村的5.84%。

(五)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

从家庭收入看,周庄村、张庄村和秦庙村分别为3.63万元、3.09万元和6.17万元,秦庙村的家庭收入明显高于前两个村。从家庭收入结构看,除个别家庭外,多数农户的家庭收入由两部分构成:农业经营收入和务工收入,从二者的构成比例看,近年来务工收入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周庄村、张庄村和秦庙村的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平均在91.7%,分别为84.25%、99.37%和90.72%。来自农业的收入则持续下降且不稳定,张庄村基本没有农业经营收入。

至于家庭财产,对多数农户来说,电视机、洗衣机是基本配置,但产品的档次普遍不高。三个村农户的电视机和洗衣机平均拥有量分别达89.96%、85.47%,农户拥有冰箱的比重达69.95%。三个村的空调拥有量有明显差异,周庄村由于临近县城,村民的生活习惯更接近城市居民,拥有空调的农户占比达78.43%,而张庄村和秦庙村则分别为48.1%和43.04%,明显低于周庄村。

(六)进城意愿

三个村村民的进城意愿差异显著。张庄村由于地处煤矿塌陷区,加之没有农业收入,生活较为贫困,多数村民都希望搬迁到城市居住。周庄村由于临近县城,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与城市几乎没有区别,故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较低。秦庙村的情况介于二者之间。

三、异质性村庄的乡村振兴道路探索

第一,目前情况下,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务工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无论哪种类型的村庄均应鼓励村民以各种形式进城务工,同时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这是各类村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二,紧邻城镇的村庄耕地资源稀缺,但有更丰富的务工选择、更便捷的农产品销售市场以及更接近高收入高消费人群。这类村庄应充分发挥其离城市更近的优势,积极在新业态的创新方面做足文章。首先,在产业选择方面,由于临近城市离高收入人群较近,这类村庄可重点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和乡村旅游,如积极发展蔬菜大棚以及果园,如采摘园、观光园等。其次,发展养老产业。在我国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该类村庄可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养老产业,借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第三,对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农村而言,农业资源有限,以修复生态为主要目标。一是大力推动村民外出务工。利用各级政府的现有政策,加强对村民的技术培训,引导村民外出务工。二是在修复和保护生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相关产业,如利用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三是挖掘当地的特色产品,如手工艺品,利用当地无力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资源生产特色手工艺品,并通过互联网销售。四是及时发放生态补贴。五是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纳入搬迁规划。政府应将这类村庄纳入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借助精准扶贫的契机,认真研究是否可纳入搬迁规划。

第四,远离城市的平原农区村庄耕地资源相对宽松,适于种粮,这类村庄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这类村庄可在如下方面着手:首先,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引导农民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以替代目前流行的口头承诺,通过土地流转,着力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或者种粮大户,在此基础上,引导农民成立合作社并引入龙头企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行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其次,推动种养结合并积极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在种粮的同时,利用粮食和秸秆资源,积极发展养殖业,推动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第三,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连接机制。根据各地特点,探索适合当地的土地托管模式,借助村庄组织、农民合作社、供销社、龙头企业等把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以获得规模效益。第四,加大农业支持补贴力度。这类村庄以种粮为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更多的农业补贴理所应当。

四、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其外出务工。人口流动以及农民工的外出务工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应充分利用国家的“阳光雨露”工程,强化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为其外出务工提供技术基础。同时,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和本地用工单位之间的联系,把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

第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政府可通过整合现有的各种惠农政策,通过项目的形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村庄和农田的道路、灌溉以及电力等,这不仅可以促进土地流转,也为农村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规范土地流转,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府可通过建立土地流转中心的方式加强土地流转信息的交流以及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家庭农场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政府可在农业补贴政策方面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的支持力度。

第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吸引城市各种要素进入农村,以此促进乡村振兴。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的机遇,发挥村社、农民合作社以及农村能人的优势,吸引城市资金、人才等进入农村以及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通过创办各类企业,发展各种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供稿人:中原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蔡胜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