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下午,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高保中为邮政储蓄银行河南省分行作金融形势分析报告,从金融强国建设、十八大以来金融业的成就、当前经济金融风险特征和根源、金融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有效风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深入风险。
报告伊始,高保中着眼于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时代定位与历史使命,深入探讨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就。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步伐不断加快,资本市场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金融科技创新均取得显著成效。理论层面上,以中国特色为根基的金融理论框架正在逐步形成,金融安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监管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为金融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实践方面,通过持续推进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完善,普惠金融覆盖面显著扩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经由过去的规模型金融发展阶段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高保中强调,建设金融强国不仅意味着金融业的规模与数量指标不断攀升,更要体现于金融服务效率、市场运行质量、风险管理精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全方位提升。当前,我国正逐步从传统金融模式向新型金融体系过渡,通过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优化监管框架和法治环境,不断提升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话语权。在此背景下,理解和把握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成就与演进逻辑,对于金融机构应对复杂多变的内部与外部环境至关重要。
接下来,高保中以专业且翔实的数据与案例,剖析了当前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即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房地产风险。他指出,中小金融机构作为连接基层经济与金融体系的重要桥梁,其稳健性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活力与社会稳定。然而,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面临资本补充不足、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等问题,这些风险在经济下行压力或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更易凸显。中小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识别与管理,加大资本补充力度,优化资产结构,并通过数字化转型与技术赋能提升合规管理与内控水平,从而实现稳健发展。他指出,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部分地区存在隐性债务问题,加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速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债务负担在某些区域已具较大压力。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需要严格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提升财政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合理引导融资平台转型与市场化运作,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地方政府适度运用政府债券、PPP模式等手段拓宽资金来源,从而在不增加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基建投资与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除了中小金融机构与地方债务风险外,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与风险防控也是当前金融体系的重点关切之一。院长指出,房地产市场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波动对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具有深远影响。过去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增长模式难以持续,房企高杠杆运营与融资过度依赖房地产抵押资产的现象,需要在当前调控政策与市场预期调整中得到根本改善。通过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完善土地供应与住房供应结构,发展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与租购并举政策体系,加强对房企资本金、融资渠道和杠杆率的严格监管,将有助于减少房地产市场大幅波动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同时,推动REITs等新型金融工具的发展,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分散风险,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与路径。
在对我国当前金融风险进行全方位扫描与剖析之后,高保中进一步就如何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与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给出了深度思考和务实建议。他强调,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者有机统一为基本原则。为此,一方面应进一步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力。通过适应产业升级与技术变革的趋势,金融机构需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聚焦绿色经济与数字经济,优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高效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引入更多的长期资本,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与信息披露透明度,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法治为基础、以高标准国际规则为引领的资本市场环境。在深化金融改革与对外开放方面,院长指出,应从监管框架、公司治理、市场机制与法律法规建设等制度层面入手,以增强金融市场的韧性与竞争力。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金融机构内部治理水平,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增强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协同效应,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加快金融对外开放进程,引导国际资本有序流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促进我国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体系深度接轨,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格局中的影响力。针对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策略,院长提出应建立起全面、动态、立体的风险管理体系。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与处置机制,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全方位监管。同时,还需推动监管科技、监管沙盒等创新手段的应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赋能监管工作,实现对风险的精准识别与动态追踪。在此过程中,加强中央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应对金融风险的良性互动机制格外重要。院长还特别强调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性。通过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完善信息披露要求及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透明度与合规性监管,可以从源头上降低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与传染性。在此基础上,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与甄别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金融风险防控的良好氛围。
展望未来,高保中对我国迈向金融强国的新征程充满信心。他表示,中国正在加速推进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型升级过程,这需要在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层面同步发力。通过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持续推动金融创新、强化风险防范与治理体系建设、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我国有望形成一个既具备国际竞争力又能有力支撑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应主动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与监管要求调整,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汲取养分,为自身的稳健发展与市场地位提升提供持续动力。
这场报告在与会人员中引起热烈反响。邮政储蓄银行的领导与业务骨干纷纷表示,报告不仅对当前复杂的金融形势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分析,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深刻剖析风险根源与隐患的同时,给出了紧密结合实际的应对策略与发展路径。这对于邮政储蓄银行在后续业务部署与战略规划中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严控风险敞口、提高自身经营稳健性与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