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论点|中原发展青年论坛第二届第七次论坛——河南自贸试验区文化产业发展研讨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17-12-06

2017年11月30日,由我院与河南省社科联主办的,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管委会承办的河南发展高层论坛暨中原发展青年论坛第二届第七次论坛——河南自贸试验区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开封市绿地中部创客天地二楼会议室召开。

此次论坛围绕“河南自贸试验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讨论,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产业园区、政府、企业代表介绍经验;第二阶段为青年学者做专题介绍、资深专家点评;第三阶段提问互动环节。会议由河南省社科联普及处处长李同新主持,我院院长耿明斋教授,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卫绍生,开封市社科联主席张琳,河南大学管理学院原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魏成龙,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研究部周远方副教授,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保国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张金岭教授,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所所长王洪伟教授等学界专家以及多位文化产业相关机构负责人及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发表见解。

第一阶段:产业园区、政府、企业代表的发言观点梳理

发言人:戴晓翔

开封报业集团副社长

从跨界和多元的角度,对媒体人在自贸区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作为有思想、有人脉、有责任的媒体人不能只做看客只会喝彩,还应该撸起袖子直接上台,助力自贸区唱好文化发展这台大戏。通过媒体人特殊的身份,将金融界和文化届联系起来,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人关注开封的文博创意产业,将开封的文化产品推到境外巡展、销售。同时,他还提出,开封自贸区还可以通过吸引建设“文化+体育”项目,从国际赛事到配套产品,都可能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

发言人:郭杰

汝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分享了汝州文化小镇——汝瓷小镇的建设经验。他从汝瓷小镇的发展概况及建设过程中如何策划、规划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分享了小镇建设的重点项目及未来发展目标。

发言人:潘婷

开封金控集团

从五个融合入手阐述了“如何打造全城一景、全域统筹、全产业链的宋生活体验区”。第一个融合是城市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她认为,要抢抓国家两改一建扶持政策有序推动古城区改造。第二个融合是城市管理与旅游业发展的有机融合。通过四城联合不断规划城市环境,提升游客的幸福度、满意感。第三个融合是传统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的融合。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深入挖掘清明文化、菊花文化,大宋年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内涵,不断推出节会,形成旅游淡季不淡的局面。 第四个融合是现代商业与旅游业发展的创新融合。第五个融合是创新金融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开封的文化旅游做的是历史人文,大到景区的建设,小到民俗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合作,金融机构以专业的服务团队,既有利于拓展业务范围增加盈利,也有利于文化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发展后劲,改善传统文化企业新资产难融资。

发言人:李力

开封年画博物馆

从开封历史传统文化手工技艺传承人的角度对自贸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品牌在以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和贸易中将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他还希望河南在知识产权方面进行规范和完善,减免知识产权注册费用,为小微文创企业减负。

发言人:李鸣

宋绣艺术博物馆负责人

从自身企业发展的角度分享了目前面临的困扰:是继承传统还是突破创新。她认为,让年轻人来做传统的文化其实挺难的,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汴绣,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老行业里面有一些创新有一些突破。

发言人:王东

宋代茶文化体验馆

结合自身经历从了解茶文化、制茶、宋代茶技挖掘、文化传承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目前中国茶文化土壤还很薄弱,文创产品不好做,10年以后,才可能形成文化市场,文化产品迎来发展期。

发言人:王亮

中乌文化传媒

主要从如何将开封的文化推出去和国外的优秀文化引进来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小剧场是推送宋文化的重要平台,国际舞蹈工作室可以把国外优秀的文化资源引进来,他建议在自贸区建立一个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引进国外的一些优秀文化演出剧目演出。同时,他希望自贸区积极争取到对涉外演出的放宽政策,并为企业搭建投资平台。

第二阶段:青年学者、专家的观点梳理

发言人:王洪伟

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所所长

王洪伟教授作了题目为《再现传统中原历史文化的当代核心》的发言。他认为,文化产业要靠产品的创新去发展,缺乏创意设计,文创很难创造价值。开封的官瓷业,有传承有创新,但是产业做不起来,主要是导向上出现问题,如果开封市只做北宋官瓷传,缺乏正统性、窑址又不见和传世器物,还不如整体做五大名窑。同时,他指出中原历史名窑存在五大困境:第一,传承不够。除了钧瓷和三彩做的比较好以外,很多的瓷种断烧一直没有恢复。第二,产业规模不足、艺术性欠缺。第三,陶瓷定位不清。恢复历史?要搞产业?要创新?或者说产业延伸?对于各个陶瓷小镇,都在这几个定位之间摇摆。第四,导向不明。是靠政府导向是靠市场导向?有投资而没有企业入驻,没有后续产业和文化支撑,缺乏可持续性。第五,陶瓷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至今主要是靠家族传承,缺乏陶瓷专业及此类高校。第六,地方发展目标不明确。发展陶瓷行业,政府的目标是什么?政绩回报?经济回报?还是历史回报?

发言人:周远方

省委党校副教授

开封自贸区在文化产业方面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文化企业的规模较小;其次,文化创意、动漫游戏以及移动媒体等方面的占比不高;最后,创新要素投入不足。自贸区的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方面,她认为:第一,需要规划先行、实施重大项目,譬如,大运河文化遗产带等。第二,要培育文化企业的品牌。艺术品高端化,打造“艺术品交易平台”。第三,政策上要扶持,政府去刺激文化消费,去培养老百姓文化消费观念。

发言人:王保国

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首先应厘清“文化产业化还是产业文化化”问题,他认为最终还是要走产业文化化的道路。什么叫产业文化化?就是在产业的过程当中,是这个产业生产过程的产品要充满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品位。这样做的话才能最终推动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目标的达成。产业文化化一定要掌握以文化为指向的发展方式,以人为本,以提高人的精神感受为目标,要弱化功能性、技术性的追求,要强化艺术性、人性化的体验,并非简单的满足功能性和技术需求。希望在产业生产过程中多向文化靠拢,而不是简单地追求产业追求产品,追求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

发言人:张金岭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主要从“河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是什么?困境是什么?怎么走出这个困境?”进行阐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第一,需要寻觅和发现潜心从事河南文化产业的传承创新工作的人和企业; 第二,需要构建创新的社区;第三,需要工匠精神;第四,需要诚信和法制社会;第五、提升文旅产业的吸引力;第六,开封片区要彰显自己的文化个性。打造开封风格、突出宋韵。

发言人:魏成龙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最大的痛点是缺乏品牌。塑造品牌,首先要改变思维方式。可通过高质量的影视作品将文化资源变成文化成品。开封应把握自贸区这一机会,改变思维方式,做大开封的文化产业。

发言人:卫绍生

河南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

在河南,开封文化产业相对说是领先的,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第一,找准开封文化产业目前的方位;第二,突出发展优势;第三,开封文化产业调整发展路径。走文化加金融的路子,在自贸区建设国际文化产品交易中心。

总结发言人:耿明斋

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

我院院长耿明斋教授总结:中原发展青年论坛是在河南省发展高层论坛的基础上成立的来进行学术交流、服务社会的学术平台。自贸区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是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大战略,是一个前沿引领性的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个举措。此次论坛有几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产学研政企五大要素共同研讨自贸产业发展的问题;第二,今天会议请来了若干个青年创业企业家,又请来了省内文化产业研究的资深专家;第三,体现了讨论的深入,从一个点切入到开封市怎么发展,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来看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发展方向。对于自贸区开封片区乃至整个开封、郑州大都市区的未来展望,耿明斋教授认为:首先,对于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乃至开封市的发展首先还要靠具有前沿性、现代元素的,更加大众化的这种消费需求,未来河南要考虑向这个方向走;第二,要通过实践形成一个确定的引力中心,推动周边要素的聚集;第三,在挖掘古代,提升传统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要探索现代时尚的前沿文化元素;最后,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希望开封以自贸区建设为突破口,真正走上快速、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也跟上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步伐。

整理:中原发展研究院 娄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