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论坛追踪】第二届两宋论坛分论坛观点(一)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17-11-14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副巡视员 李政新 在分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内容:

我的发言题目是《如何促进两宋古都产业互动发展》。

历史上的双宋之间的血脉相融和现实产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共同的发展愿望,使得产业的互动发展,成为两宋古都的共同话题。那么如何来推动这项工作?使开封和杭州,乃至河南和浙江,成为产业的共同体。

下面我大概有五点认识:第一,要通过产业链和产业门类的衔接互补发展,来推动两地的产业转型;第二,要通过创新要素的共聚和协同,来推进两地的产业创新驱动;第三,要通过两地企业家的合作交流,推进两地产业发展主体的互动;第四,要通过产业载体的合作搭建,来推动产业空间的转型;第五,要推动产业机制的相互学习和相互融合,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带动两地的产业共同提高。

那么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寻求相互认同和相互践行的运行机制以及产业伦理是必须的,在这方面不光企业家、政府要有作为、要发挥作用,我们经济学人也应当付起应有的责任。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郭兴方 在分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内容:

我主要是谈一谈改革开放以来“两宋”的经济比较,就是杭州跟开封经济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这个原因稍微做一些宏观探究。

通过过去的数据不难发现开封和杭州之间的差距。1980年的时候,杭州的人均GDP是790元,开封是402元,差距是1.96倍;到1990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兴起的时候,开封、杭州之间的差距是3.02倍,就是2016年年底的时候,如果从人均GDP来核算,杭州是开封的4.71倍,也就是说从人均GDP上来说,开封和杭州的差距是越来越大的,这就是将近40年改革开放造成的。

深究其内部原因不难发现,一个区域经济的增长靠的是产业,再具体一点就是靠微观主体、靠企业。回顾上世纪80年代,开封拥有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和国际知名企业,反观现在只剩下回忆了。

开封的衰落主要是企业大面积消失造成的,造成开封知名企业消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改革,开封和其他区域相比较,对改革的反应是比较迟钝的,尤其是在企业改革方面尤为突出。那么开封未来的发展,或者要赶超需要紧紧抓住一个主体,就是要下大功夫在企业和企业家队伍培养上,不要再想着招商引资了,要形成一个以上市公司为主导的大中小微企业良好的生态,我觉得这才是正路。

中原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 闻有虎 在分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内容:

我汇报题目是《丝路精神下的河南浙商》。

浙商精神以及丝路精神。有的专家过去总结说浙江的浙商精神叫做“四千万”的精神,就是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想处千方万法;最精简的就是陈华锦给它总结为16字,叫做守志笃行、诚信为怀、开天掘地、有容乃大。那么浙江精神与我们研究丝路精神,一带一路精神之间有哪些对应的呢?我把丝路精神总结为“三共、四互、五通”当然这是我总结的,不能作为官方语言说讲。所谓“三共”就是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四互”就是互学、互鉴、互利、互赢,和平合作,开放包容;把这种我们通常讲的丝路精神愿景叫做“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还有最后是民心相通。

按照这样一种浙商精神和丝路精神,讲一下河南的浙商特点。在河南的浙商占整个浙商的比重接近10%,那也就是说有100万浙商在我们中原,在我们河南,所以这是总量大;另外就是分布的领域也很广泛。归纳起来河南的浙商有这么几个很明显的特点:第一,善于织网;第二,善于学习;第三,善于抱团。

两宋论坛征文入围嘉宾 任乐 在分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内容:

农村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问题,主要表现在信贷配给上:农户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原因在于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信息的搜寻成本高,故其对缺少必要抵押品的农户难以有效地控制信贷风险从而信贷意愿低。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寻找抵押品的替代,据此我们认为农业保险的引入能够有效的降低农业生产当中因为产量和价格的不确定而带来的风险,增强农户的还款能力。

从利用河南农户的数据对农业保险的抵押替代效应研究中发现:农业保险作为抵押品的替代,能够有效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增加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因此,各方要充分发挥银保互动的融资功能,推动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村的金融抑制问题。

中原发展研究院青年教师 曹孜 在分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内容:

产业转移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产业处于成熟期,为了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就会通过区域变化来实现资源要素的重新组合。产业转移遵循梯度原则和遵循劳动力密集到资本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顺序,其中内迁有上下游企业相互聚集,城市群效应显著的阶梯特点,产业空间循环积累效应显著。据此我们进行调研,并从产业转移的五个方面:技术条件、产业基础、交通条件、服务环境和劳动供给来进行量化分析。

从结论中得出的政策建议:第一,坚持创新驱动,实现转移产业的技术融合与优势再生;第二,优化产业环境,降低产业转移成本。强调软硬件环境建设,提高公共和商务服务供给水平;第三,加强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形成互通互联的产业转移聚集带,增进产业转移的区域协调性。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嵇绍岭 在分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内容:

咨政建言对于拓展政府决策的调研触角、巩固政府决策依据、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育工作者发挥专业特长参与咨政建言,是履行高校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是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实现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的统一。但是从常见的情况来看,不论是社会公众,还是高校师资都存在着一些固有的观念,认为咨政建言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功能,甚至是独有功能。非社科类研究咨政建言需要做一些转变:

观念转变:咨政建言不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独家绝技;咨政建言需要个人兴趣与国家需求相结合。

思路转变: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相结合;专业化与跨学科相结合。

话语转变:重点体现在语言要兼顾严谨和平实。

中原发展研究院青年教师 纪鸿超 在分论坛上做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内容:

一提到浙江经济我们就会想到网络经济等,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普遍认为浙江的经济活力较强,而提到河南经济的时候,相对应就只是工业和说粮食生产大省。为此我做了一个对比并探究印象和数据支撑方面是不是一致的。

首先将经济活力三个层次:一是金融发展环境;二是政治经济环境;三是社会个人特征环境,从三个层次出发将河南和浙江数据进行相应的比较,然后根据制度变迁三层制度假说进行分析。

通过经济活力三个层次数据比较和分析发现印象和数据支撑是一致的,河南和浙江之间的差距较大。依据制度变迁的三层制度假说,要取得良好的绩效,需要三个方面都同时取得进展,否则难以产生良好绩效。因此,河南还需要在这三个方面同时进步。

2017年11月3日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