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

李燕燕:世界是轮回的【系列随笔】(二)

信息来源: 暂无 作者: 暂无 发布日期: 2017-01-06

郑州大学教授、中原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 李燕燕 系列读书笔记:


世界是轮回的(二)

原初时,假设只有一个主体,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那么,他生产的过程就是投资过程,生产出来的消费品,除了个人的生存消费,如果还有剩余,便是消费+剩余=投资。如果消费者和生产者分离,那么消费者的剩余与生产者生产的资本品相等,即储蓄等于投资。如果不相等,二者或多或少,通过市场自主调节机制,重回均衡。最初的金属、贝壳等充当货币,作为交易媒介进入流通以后,主要起了便于交换到需要的商品。金属货币发挥交换媒介功能时,它是中性的,它生产出来或获得的成本与成交的商品价值应该相等。但是,是否能说黄金或纯现金的必要存量正好与商品数量完全同步涨落呢。假设两群人,一群人上半年生产,下半年消费,另一群人则刚相反,那么,货币的必要存量将相等于年总值(W)之半。那么,假定一年周转n次,满足交易的货币存量的平均数额则是W/2n。延伸到较为复杂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时,生产链条越多,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要的中间产品阶段越多,要求货币的流通速度大幅度提高。也就意味着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过程,金属货币无法满足日益扩张的信用结算,这样就可以得出:金属货币之所以过渡到纸币,关键在于纸币流通速度更快,且满足了一层一层叠加的信用扩张功能。信用的作用,就像一个强有力的滑车,加速了货币的流通。而货币流通的加速,势必同余额幅度(相对)的降低联结在一起。这就往往表现在恐慌时期,与新的价格对照显得过于微小的现金余额,特别凸显现金为王。

与此同时,信用不同于商品,好与坏,高与低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信用意味着可以购买或卖出预期收入。于是,纸币为代表的货币形式注定与实实在在的商品脱离。发行纸本的成本不仅远远低于生产商品的成本,而且可以购买预期收入。所以,无论是央行还是商行都有极大的冲动去发行基础货币和创造更多的信用货币,使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往往超过现实中满足商品交易的数量,加之前述的货币流通的本质特征,货币存量的实际要求远低于商品总值,其内在逻辑机理必然降低货币价格即实际利率,使实际利率低于投资与储蓄相等的生产过程的自然利率,便会扭曲生产消费储蓄的“自然结构”,直接或间接导致了社会资源的错误配置,以致于使金融系统和生产过程发生断裂,出现危机。

显然,金融活动和实体经济是两个不同的循环市场,但两者之间又有着割不断理不清的必然联系,表现出来的便是金融活动要在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走钢丝,选择平衡点。除了上缴法定准备金外,商业银行一定是尽可能地存贷、存贷、……,最终贷出去的钱表现为实体资产,比如钢筋水泥房产等。而实体资产与金融资本之间最直接的差异是流通速度上的差异。商品的生产与销售,资产的购入与卖出都存在时滞,既便有技术创新,那也是很长的周期,或者说,在特定的周期内,实体资产的周转是相对稳定的,是缺乏流动性的。而金融资产的流转可以说是秒之间的事情。在外部体制的诱导下,比如土地财政、政府投融资平台等,既使央行规定存贷比,限制放贷冲动,但银行的逐利偏好促使它一方面通过表外业务突破(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同业市场,借来借去,必然会使大量的金融资产集中于某些特定领域,泡沫不断积累,价格高涨到如同皇帝的新衣,就会被一个孩儿童轻轻地一说,便訇然倒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便是如此。

这个时候,就能够比较容易理解了为什么一方面市场上的钱表现出很多,同时又感到很没钱。这恰恰正是因为银行不停的存贷、存贷。

从理论上来讲,资金的投入最终要靠实体产生收益归还资金利息的,实体产生收益的应该是资金投入的最终来源。但是,资金投入量远远大于实体能创造的效益,尤其是形势不好的情况,高于内生经济增长部分的资金投入到最后就是零和游戏。银行基于风险评价特性,尤其是着急放贷时,往往投到高收益和大体量,资金配置集中,反倒推动了整个实体企业的资金成本。

李燕燕写于2017年1月1日晚